让非遗回到日常生活中去
记者: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空间逐步完成修缮,但修缮之后如何运用是一个难题。您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中是否可以发挥一点作用?如何用好它呢?
陈勤建(国家非遗评审、上海市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是系统性的、立体的,与周围的环境互相依存。
现在的非遗往往见物不见人。以土布为例,我们走在古镇中,能看到由非遗工艺制成的土布产品,却看不到制作这些产品的手艺人。实际上,非遗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正是在于它与人的连接。人、手艺、生活是分不开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上,要见物、见人,更要见背后的民俗文化和历史。
比如在浙江省象山市东山岛,我们发现一个很奇特的案例,这个岛屿的面积小,但岛上土庙多,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座庙,而且每座庙里面都有古戏台,每逢节假日戏台都有演出。大家一定会觉得,来看这种戏剧演出的肯定都是老头老太。恰恰相反,非常多的年轻人特意赶到这里看戏。有些小姑娘穿着度假的服饰、踩着拖鞋就从民宿赶过来了。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东山岛的古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讲国家兴衰史,相当于民间解读版的“二十四史”;另一种主要关注家庭内部的伦理关系、代际沟通、婆媳关系等。古戏的唱词很多都已经使用现代化的语言,很多表述也已经经过改造,但戏剧结构中呈现出来的亲情关系、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这种精神性的东西传承下来,依然没有改变,依然吸引当代人。
因此,我倡导让非遗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回到百姓中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尊重民间自己的传承方式。新场古镇的锣鼓书、江南丝竹,以前都是民间弹唱的形式,成为非遗之后,更不能束之高阁,而应该变得更加“开放”,要让其在居民的日常休闲中能用起来。只有自身的生命力强了,才能成为文化产品不断输出。
在空间利用中,我们还可以把文化产品与其生产者、生产空间的关系呈现出来,形成一个沉浸式、可感、可叙述的立体的故事空间。这样一来,产品的附加值和空间的附加值都能有所提升。
记者:以新场为例,许多古镇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上依然面临千篇一律的困境,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陈勤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关键在于两点:一个是在地性,另一个是稀缺性。在地性强调文化遗产生长的环境,也是非遗能够存在的必要条件。而稀缺性直接决定了文化遗产的商业化价值,许多具有自然垄断性的文化遗产在转化方面就有天然的优势。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有稀缺性,因此,分类分层进行开发很有必要。不能一哄而上,要思考有哪些值得开发,有哪些可以现在开发,哪些可以下阶段开发,这就需要进一步去梳理,需要有所取舍。
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实政府的资金支持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具有指导性的支持团队。目前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是太少。加强队伍建设也很重要,这样才能实现对文化资源有序有度的开发。
目前,文化产品的创意重构往往还集中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单纯地从形象设计上下功夫,如“快闪”类的活动等,产品、活动不能深入融合,逐渐与文化基因脱节。另外,与产业、技术相结合的部分还是少。未来,还是应该在依法保护的基础上,做好分层定位和核心传承。
记者:随着年轻群体的返乡,越来越多的流行文化也逐渐被带到新场,您如何看待它们与古镇文化的关系?
陈勤建:古镇的文化发展还是得有自己的一个主轴,其他的东西得在这个主轴的外面去延伸,或者与这个主轴做一个关联。其实,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也是被创造和被建构的,但这个创造和建构的过程不能脱离文化遗存的核心标准。
特别要注意的是,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像可以到处走动,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比如上海大城市建立起来以后,许多人把非遗项目引入上海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申请上海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对当地文化的发展实际上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需要思考它和当地的关系到底怎么样、亲和性高不高。对于那些有一点关系,但关系不大的要加以区别,一定要找到当地特有的、共有的形式,它才能够真正生根发芽。
- 暂停中高风险地区跨省团队游,山东省文旅厅联动管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 2021第五届中酒展将延期举办
- 济南跑马岭野奢营地将于近日正式营业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 山东文旅厅下发通知:禁止组团赴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 快行动,严排查!魏家庄街道防疫工作再发力
- ODD陈思键2021全国巡演济南站顺利结束
-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济南联通风雨兼程驰援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