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邹平“纸皮包子”将参展第二届进博会

2019-10-29 18:5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0月29日讯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在上海开展,作为此次博览会的一大特色,将开辟非遗和老字号项目展区,邹平市的特色美食“纸皮包子”作为滨州市唯一的一家代表参展。

  邹平市“纸皮包子”是山东老字号、齐鲁名吃,其制作工艺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邹平纸皮包子源于明集镇高家村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纸皮包子由邹平高氏传人代代相传,从清朝乾隆年间就开始做纸皮包子算起,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皮薄”“馅多”“味美”“筋道”“形好”是纸皮包子的特点。

  擀好的包子皮放在阳光下,晶莹透亮,面质均匀,蒸熟的包子,能透过外皮清晰地看到皮内的馅子。纸皮包子使用长山细毛山药的汁液加上蛋清、食盐和面,这样擀出来的皮柔韧、通透而有弹性,而这神奇的薄面皮就是纸皮包子三百余年的包子之魂。当一个做好的馅料饱满、皮薄透亮的纸皮包子放在你眼前的时候,味蕾的跃动是避免不了的。纸皮包子的馅料有芹菜、胡萝卜、韭菜等几十种,配以木耳、虾仁、姜丝等多种佐料,加上优质食用油进行煎制,享用时的香气扑鼻、沁人心脾是难以描述的了。

  邹平纸皮包子不仅可以像平常包子那样上锅蒸,还可以用平底锅加少许油煎,煎的时候要倒入生面粉水,等水干包子煎熟后,包子周围会有一层薄薄的干脆的面皮,用铲子把包子戗起来,带着形似薄冰的面花,一个个的摆放在盘子里,泛着光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好似一群扎着长裙的舞女围成一个圆圈在跳圆舞曲,色、香、味、形俱佳,堪称山东大包中的极品美味。

  制作皮包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制作过程中的兑馅、和面、包、煎等和平时做包子的步骤没多大的区别,但是在和面、擀皮和起锅装盘时要特别的注意,和面要用力,保持面团的柔韧。擀皮要均匀,起锅要仔细等等。制作用力的“火候”也和炒菜的火候一样,需用心把握。

  纸皮包子的由来,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据记载,清乾隆年间宫内盛行吃包子。一次一小宫女竟因包子惹了大麻烦,御宴中小宫女错把皇上爱吃的韭菜包子端到修行礼佛的皇太后面前,吃了韭菜的皇太后勃然大怒,此乃对佛祖之大不敬,乾隆爷很尴尬,便传来营缮司郎中高御厨,命他三十天内做出凭肉眼就能识别出馅料的包子。高御厨难为坏了,自古包子就是厚面皮包裹馅料的做法,高御厨寝食难安,十五天飞纵即逝,毫无头绪的高御厨认为此劫数难逃,他告假回到家乡山东邹平,一是跟父老乡亲道别,二是悉心向当地厨艺面食名家请教破解之法,最终高御厨听了当地老师傅的建议,用当地细毛山药独特的粘性汁液来和面,研制出薄如蝉翼、筋道耐拉的面皮。用这种面皮做出来的包子,色白油亮、皮薄如纸、肉嫩油丰、馅大丰硕,透过面皮隐约可见包子里白色的豆腐、绿的韭菜、红的萝卜、黑的木耳、黄的鸡蛋等各种馅料,口感奇佳且色泽鲜亮,极具观赏性。乾隆爷食后龙心大悦,赐御名:“纸皮包子”,并把那一年的“千叟宴”交由高御厨主持操办,点名必须有“纸皮包子”。由此,“纸皮包子”口口相传、名满天下。

  “纸皮包子”的制作由高氏后人世代传承至今,第六代传人高文霞结合传统工艺,辅以当地的酸浆豆腐及无矾粉条做馅料,制作出皮薄如纸、口感筋道、馅大味美、营养健康的纸皮包子,深受大众喜爱。高文霞除去在当地创办了“纸皮包子”专营店外,还在十多家餐饮店推广纸皮包子,成为当地食客用餐必点的一道美食。2019年在济南市宽厚里商业美食街开设了“纸皮包子”专营店,济南美团各店长特意组团去店里品尝,一时顾客盈门。

  纸皮包子经常参加各种美食展览。2015年年底曾到台湾参加中华小吃美食展。2017年8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山东名品中华行”香港站暨2017香港美食博览会上,高文霞现场为香港市民制作纸皮包子,去参观考察的山东省长龚正与广大香港市民进行了品尝,都对纸皮包子做出了高度评价。2017年9月,高文霞在山东济南老字号博览会上进行了现场制作,同样受到泉城人民和游客的喜欢。2019年1月进京参加了故宫举办的“故宫过大年”中华老字号展销活动,故宫院长单霁翔亲自到“纸皮包子”展位前品尝, 深受北京以及各地游客的欢迎。纸皮包子已成为老百姓钟爱的“山东味道”,也成为山东美食的一张名片。(作者:董乃德 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编辑:褚福星
分享到:

莱芜锡雕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莱芜锡雕作品“一鼓作气”荣获铜奖,也让大众眼光再次聚焦这项技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