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精品文物亮相国博 齐文化大放异彩
古老的银豆是中国“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数千年的编钟音准依然,最早的青铜“合页”,嵌金错银的“国宝”牺尊……一件件来自远古的器物讲述着它的前世今生,其背后所映射的齐文化成为京城万众瞩目的焦点。
日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淄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山东博物馆、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承办的“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古代文物首次大规模、成系列进京展出,来自齐国故都的近200件(组)文物精品令齐文化大放异彩,向世人展示出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一脉的独特魅力。
海岱之间蕴瑰宝
战国早期的兽柄青铜豆。(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南拥泰山,东临沧海,海岱之间,齐风泱泱。在传承东夷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齐文化,至商周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面貌,留下了灿烂宝贵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
“海岱朝宗”展览的举办,是淄博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齐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实践。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具体承办部门,自去年5月开始精心筹备,专门成立筹备工作小组,明确任务,细化分工,压实责任。
“从筹备到开幕,我们多次召开调度会,协调解决文物借展、展品运输、安全保护等遇到的问题,到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博物馆汇报、对接展览筹备情况。在淄博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市委宣传部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确保了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展览按时开幕。”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茂松说。
本次展览汇集的近200件(组)文物精品大多出土于临淄齐故城及其周边,还包括高青、临朐、海阳等地的重要考古发现,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2000多年前变革、开放、务实、包容的齐地文化风貌。“此次展览堪称山东地区最能代表齐文化特色和发展水平的代表性考古遗物,采用与地方文化、文博单位联合办展模式,‘海岱朝宗’是继‘江口沉银’‘礼出东方’‘古蜀华章’‘大唐风华’‘汉世雄风’等展览之后,国家博物馆携手地方共同举办古代精品文物系列展览的又一重要成果。”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说。
讲好齐地“新”故事
本次展览以齐文化腹心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精品文物为主体,以时代演进为脉络,从文化源起、演变、交流、互动的动态视角考察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渊源、脉络及其时代和区域特色,让观众对海岱之间的齐地文化面貌有更加全面、直观、具体、深入的了解。
此次展览分为“多源同流”“竞争称雄”“融归一统”三个单元。“多源同流”介绍自新石器时代至商、西周时期的齐地考古学文化面貌;“竞争称雄”介绍春秋战国时期齐地的文化面貌及其特色,重点突出齐都临淄、世家大族、邦国关系、历史拐点、礼仪变革等;“融归一统”主要介绍秦汉时期的齐地郡国文化,重点突出齐文化逐渐融入秦汉统一王朝并最终演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过程和趋势。
战国晚期羽人纹青铜方壶。(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走进展厅,仿佛穿越时空,聆听那些遥传千年的故事。其中,高青陈庄遗址是近年西周考古取得的突破性重要发现,出土的“丰”青铜鼎等带有“齐公”“祖甲”“齐师”等铭文的青铜礼器,对于研究齐国早期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淄齐故城是古代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早期城市之一,临淄周边的高级贵族墓葬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数量之丰富,制作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公子土斧”青铜壶、“国子”青铜鼎、“高子”青铜戈等珍贵文物揭示了齐国世家大族参政、主政的历史细节;“齐叔姬”青铜盘、“郾王”青铜剑、“吴王夫差”青铜剑等则是齐国与周边邦国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物证;大武齐王汉墓、稷山汉墓出土的鎏金青铜熏炉、鎏金青铜编钟等则让人们有机会一睹西汉时期齐地文化的独特风采。
展览中有一件重要文物“银豆”。豆是中国商周时期常见的器形,为盛放调味品的器皿,质料有陶、漆、竹木以及青铜等。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银质的豆较为少见。据考证,这件银豆是中国“丝绸之路”最早的见证物之一。“这件文物近几年经常作为外交的使者出访到国外。它中间银制的部分上下都有莲花瓣交错的造型,像这种纹饰不是中国传统的纹饰,而是波斯国家的器物。这个银盒来到中国之后,上面的兽钮还有下面的圈足是后人给它加上去的,所以是一件中西合璧的文物,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齐文化博物院院长马国庆介绍。
每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就连不少北京的学生也组团前来,聆听一个个“新”“奇”的齐地故事,逐渐走近并揭开齐文化博大精深的神秘面纱。
打造文化靓名片
自展览开幕以来,近百家国内外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这成为一次让淄博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淄博的完美亮相。
专家为观众介绍展览文物 快资讯网站 吕家佐/摄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保管、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而淄博是文物资源大市,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0处;经山东省文物局备案成立的各级各类博物馆61家,位居山东省第二位;经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确认,国有馆藏文物64363件套,珍贵文物3018件套。
“齐文化文物非常丰富,是淄博的一张靓丽名片。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希望借助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个全国最高层次的平台,能让国人近距离地接触齐文化,对齐文化有更具体的认知,对悠久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讲好淄博故事,传播淄博声音,为下一步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和稷下学宫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荣青说。
本次展览展出时间为3个月,免费对公众开放。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参观限量3万人次,观展需提前在网上预约。
- 暂停中高风险地区跨省团队游,山东省文旅厅联动管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 2021第五届中酒展将延期举办
- 济南跑马岭野奢营地将于近日正式营业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 山东文旅厅下发通知:禁止组团赴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 快行动,严排查!魏家庄街道防疫工作再发力
- ODD陈思键2021全国巡演济南站顺利结束
-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济南联通风雨兼程驰援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