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再献:骨刻文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标志
鲁网9月10日讯 9月9日,应德州市健康管理协会和舜鑫拍卖行的邀请,著名学者、国家一级书法家、东夷骨刻文字系统破译者、骨刻文书法艺术始创者丁再献先生在德州市进行了一场关于《骨刻文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标志》的历史文化交流讲座。德州市人大原副主任李光仁、王传龙、麻然华,德州市政协原副主席陈建国、陈焕然、孙路军,德州市原市长助理、市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程吉臣等50多位领导专家共同出席了本次讲座。
据丁再献先生研究发现,东夷文化的初创可追塑到10000多年前,一直到今天从未断流,大汶口文化后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分水岭;甲骨文初创于3600~3700年前,统一使用于3300年前,3100前被金文所逐步取代。东夷人5000年前创造的骨刻文字,山东大学刘凤君教授考证比甲骨文早了1300多年,而被甲骨文和金文全部继承,到今天仍然继续使用,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50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是高度具象化的绘画,人就画了个人、羊就画了只羊、牛就画了头牛,而与埃及同时期的骨刻文象形字已经达到了高度抽象化,人字为一个弯竖左边加一撇表示胳膊;羊字的角向两侧弯,中下是一竖一短横表示羊脸;牛字角向里弯,中下是一竖一短横表示牛脸。与埃及象形文字相比,东夷骨刻文的这一表达,已经是比较规范的文字了。
差距更大的是埃及象形文字没有传承下来,后来被阿拉伯语所取代,遗存的少部分字也只能作为研究题材。而骨刻文字全部被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所传承,一直传到了今天人们还正在继续使用。骨刻文的发玩正符合了文明时划分的雅斯贝斯定义,即:文字、冶炼术、国家(城邦)、信仰四大必要条件,文字被列为第一位,事实证明骨刻文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标志。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明的精粹,它的作用并不只在于记录信息,而在于传播文化和艺术。本次讲座历时一个多小时,务实求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与会的领导专家普遍认为,通过丁再献先生的演讲更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演讲取得圆满成功。(本网记者)
- 暂停中高风险地区跨省团队游,山东省文旅厅联动管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 2021第五届中酒展将延期举办
- 济南跑马岭野奢营地将于近日正式营业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 山东文旅厅下发通知:禁止组团赴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 快行动,严排查!魏家庄街道防疫工作再发力
- ODD陈思键2021全国巡演济南站顺利结束
-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济南联通风雨兼程驰援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