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东夷骨刻文香港《东方文化》2018年第一期

2018-08-10 18:1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对从小生长在海外的二代、三代移民来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向哪里去?这些问题总会在不确定的时间闯入人的心扉,而那些久居海外的游子,离家越远,时间越长,这些问题也越发成为他们心头难解的情愫。2017年初春,借着回国探亲的机会,笔者带着已经对这些问题产生疑问的女儿,走进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东夷文化博物馆,穿越时空,追根溯源,一路回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

  在这部关于古老文化的故事里,我们认识了一支生活在神秘东方,主要以鸟类为图腾的史前部族,他们睿智而勇敢,凭借勤劳灵巧的双手和聪颖智慧的心灵,制造出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成就了中国制陶史上的巅峰之作---享有“黑如漆、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美誉的蛋壳陶;编织出了布纹细、密度高的纺织品;发明了冶铜术、原始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还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兴起了家禽饲养业和酿酒业。他们就是伟大的“东夷人”。在漫长的史前阶段,东夷人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上古文明,历经了距今8500年前的后李文化、7500年前的北辛文化、63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4600年前的龙山文化和3700年前的岳石文化,一直被商周及以后的历代传承至今,成为华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源头。

  文明华夏何年始,汶口寻源一问之。

  莫道殷墟甲骨早,史前骨刻看东夷。

  人类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是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在这些承载着东夷人传奇智慧的众多发明中,最能代表东夷文化的就是他们所创造的原始文字——骨刻文。骨刻文的出现不仅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将中国文字历史前推了1300多年,更证实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确实存在。提起骨刻文,就不得不说起这首七绝诗的作者,骨刻文的重要破译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著名东夷文化学者、书法家丁再献。而有幸与丁会长相识,也让笔者近距离了解到了这个古老东方文字的前世今生。

  2005年3月,著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在一位考古收藏者手中发现了一枚带有刻划的兽骨,刘教授根据多年的考古和鉴定经验,认定这块骨头是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并肯定地认为上面刻划的符号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随后几年的时间,刘教授进行了广泛的野外调查和大量的研究积累,发现在山东地区的淄博、济 南和陕西关中地区、内蒙赤峰地区及苏北地区的许多远古文化遗址都有出土这种刻划文字的骨头,骨头上的符号比殷墟甲骨文更为原始,虽然尚处于画(符号)与字的过渡状态,但是二者却具有十分明显的传承关系,为解释中国文字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刘教授认为这是中国目前发现距今3600~4600年前的文字,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并确立了其与甲骨文、金文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遂将其命名为“骨刻文”。来自北京和山东的考古专家对这些符号几经鉴定后,也一致同意刘凤君教授的观点,认定骨刻文是目前我国最早以记事为主可系统识别的文字。作为东夷文化的中心,骨刻文在中国的山东省被集中发现,可惜由于人们初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所以有很多都被毁坏掉了。

  2010年,专注于东夷文化研究,正在编写《东夷文化与山东》一书的丁再献,从媒体上知道了刘凤君教授发现骨刻文的消息后,认为骨刻文是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遂产生了将骨刻文写进书中的想法,于是登门造访了刘凤君教授。当他在刘教授家的阳台上看到令人惊叹地满满数百块骨头时,对骨头上一组组的形象图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从此开始了与骨刻文的不解之缘。如果说刘凤君教授是骨刻文的发现者,那丁再献则是骨刻文这一神奇密码的破解者。

  丁再献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书法、诗词,对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也颇有研究,所以当他第一次看到骨头上那些弯弯曲曲的不规则图案时,虽说不出是什么意思,但凭借自身的功底,一眼就认定那的确是一种古老的文字。由于当时的学术界对于骨刻文的存在还颇存争议,丁再献觉得这是由于骨刻文历史久远没有破译,人们对其了解太少的原因,所以他决定要和刘教授一起投身这场“猜谜游戏”,好好啃一啃这些硬骨头。

  在骨刻文的发现与研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对这些文字的解读和辨认。因为骨刻文存在于3300~4600年之间,比殷墟甲骨文还早了1000多年。在一般人看来,破译这样的文字完全无从下手。对丁再献而言,由于破译初期没有掌握规律,同样像在读天书。他反复思索,既然骨刻文比甲骨文要早,通过甲骨文和金文进行对比,也许能找到骨刻文破解的蛛丝马迹。于是,他逐字查阅资料,历史书籍上怎么记载的,甲骨文、金文怎么写的,怎么解释的……顺着这条线,追溯源头,对接源头。渐渐地, 经过艰苦细致的研究,丁再献发现沿着隶、篆、金文、甲骨文演变的逆行轨迹来研读这些图形文字,就等于获得了一把解开骨刻文神秘符号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再有丁再献的家兄古汉语专家丁再斌的加入,仅用了一年时间, 130多件骨刻上的符号中就被识别出200多个象形字和会意字,兄弟俩成功将骨刻文系统破译。

  骨刻文的符号多数为弯弯曲曲的线条,呈现出螃蟹状、草虫状和鸟状等形态,外人真的很难看出门道。为了使读者可以深入浅出地了解每个字的出处和意思,丁再献与其家兄将枯燥反复的破译过程简单明了地编成一个个有趣的美丽故事,让人听来总会恍然大悟,同时也更加感叹东夷人的智慧。比如“福”字,这原本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但东夷人却用人手持一个硕大酒器的图案来表示——有吃有喝就是有福。正如《礼记》解释:福者,备也,百顺之名也。再比如“信”字,在骨刻文中是一个人面向一个口的形状,寓意“心口一致”。

  在破译骨刻文的过程中,为了清楚呈现文字演变的过程,丁再献每破译一个字都先从兽骨上将图形临摹下来,再将其规范写成骨刻文,然后依照骨刻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的传承顺序一一书写。这样的做法得到了业内不少专家的认可。他还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骨刻文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山东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东夷人首创的骨刻文字很可能是汉文字的源头!东夷文化是中国华夏文明的真正源头!2012年2月,丁再献历时近10年完成的90万字的《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专著正式出版。该书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论述东夷文化、追溯中华文明源头的力作,书中对东夷文化的重要遗存——骨刻文的系统破译和解读方面独具创新,被专家称为“划时代的文化巨著”、“东夷文化和骨刻文研究不可缺少的引领者和导航仪”。受到了历史、考古及古文字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古老而神秘的骨刻文由此被一层层揭开面纱,历史悠久的东夷文化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随着对东夷骨刻文的系统破译和研究有了重大进展,丁再献也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并被誉为“骨刻文破译第一人”。然而他对骨刻文的痴迷却远远不止于此。其实丁再献的另一重身份,是位有着三十多年功底的书法家,他将其孜孜不倦修炼书法艺术的功力与骨刻文相结合,依据骨刻文拙朴苍劲的形体和书法艺术的特点,用传统书法艺术的审美观念加以修饰补充,独创出自成一派的骨刻文书法艺术,其高古、典雅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东夷民族创造文字的智能和文化领先地位,成为山东大地上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

  钟情于东夷文化的丁再献,本身就是东夷人的后裔。他谦称自己是“一无门派、二无名校、三无学术头衔的业余研究者”,但却用东夷人的坚持不懈,勤奋钻研,勇往直前,不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着孜孜不倦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已经破译出了骨刻文800余字,下一部专著《东夷骨刻文揭秘》也在紧张的筹备之中,有望今年年底或2019年上半年出版发行。衷心向丁会长这样的文化守望者致敬,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有了东夷文化的路标,身为中华儿女的海外华人,无论生活在哪里,总能找到根的方向,这就是此岸彼岸,风月同天吧。文/法莹

责任编辑:褚福星
分享到:

莱芜锡雕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莱芜锡雕作品“一鼓作气”荣获铜奖,也让大众眼光再次聚焦这项技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