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人士深入探讨——聚力高质量发展住宿业

2025-11-07 09:52:44 来源:中国旅游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9部门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消费升级持续深化、服务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出台的一份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这是在对住宿业当前发展形势精准把脉的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期,尤其是‘十五五’时期行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指导和部署。”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李峰说出了行业对《意见》出台的最深感触。

  谈短板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在解读《意见》时,把“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提升发展质量。”作为《意见》的主要特点和考虑之一。

  近年来,我国住宿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愈加多元,但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盈利模式单一;数字化与智慧化水平参差不齐;人才流失与技能不匹配制约服务品质提升等。

  “《意见》精准回应了这些行业痛点。”李峰说,比如从供给结构方面来看,如何解决“有而不优”问题?《意见》强调要丰富住宿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鼓励发展中高端、主题特色、亲子康养、乡村民宿等多元业态,支持品牌化、连锁化发展。“这有助于破解当前住宿市场‘千店一面’、供需错配的问题,引导企业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

  山东省旅游饭店协会副会长、管理咨询专委会主任李立新同样期待通过《意见》推动行业优化与创新。“现在很多地方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但住宿产品结构仍偏传统。《意见》鼓励发展文化主题酒店、康养旅居、亲子客房等,有助于企业挖掘在地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本地风情的住宿场景。”

  湖南省旅游饭店协会常务副会长陈伏姣注意到《意见》强化了行业治理体系建设,要求规范市场秩序、优化监管方式、完善标准体系。“这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提升消费者信任度。特别是在价格行为规范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回应社会关切。”她说,一个更安全、更透明、更规范的市场环境,是扩大服务消费的前提和保障。当消费者能够安心消费、放心消费,服务消费的意愿和潜力才能被充分释放。

  “以福建为例,全省现有登记在册民宿超1万家,是乡村旅游核心载体,但存在‘小散弱’、服务质量不稳定、同质化严重、民宿市场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意见》提出了强化要素支撑,在用地规划、金融支持、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清晰的指导。”福建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会长宁军从地方角度切入,探讨《意见》对行业的指导。“《意见》也给出了扩大品质供给、培育品牌企业的建议,倒逼市场优胜劣汰。”

  聊思路

  《意见》的核心是推动住宿业高质量发展。“住宿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具有高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它们可以有效地满足细分市场,或者说满足消费者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说。

  那么,作为市场主体——企业的发展思路该如何调整?“其实,《意见》对企业在战略制定、模式创新和资源配置上都有清晰的指导。”李峰说,首先,企业要明确高质量的内涵。高质量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包括服务品质、运营效率、消费者体验、社会责任等全方位的提升。其次,《意见》引导企业更加重视“品牌建设”与“智慧化转型”发展方向。鼓励企业通过连锁经营、集团化发展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这将有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改变当前“大行业、小品牌”的局面,培育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住宿品牌。

  对此,陈伏姣表示认同。“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住宿需求。”陈伏姣认为,《意见》强调企业智慧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酒店”建设,支持虚拟选房、智能语音控制、无接触服务等应用,这些措施不仅提升运营效率,更能显著改善消费者的数字化体验,增强消费黏性。同时,对小型住宿主体提供金融支持和融资便利,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让更多创新主体参与优质服务供给,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当前,消费需求持续提升,而市场供给还不能够完全满足这种变化,因此,《意见》给出了扩大品质供给的指导建议。比如支持业态场景创新,鼓励文化主题酒店、电竞酒店、艺术沉浸酒店以及适老酒店建设,这些产品和业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需求,有助于更大程度地刺激消费。”吴丽云说,对企业来说,就是根据《意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和发展,来迎接市场带来的机遇。

  看发展

  《意见》的出台,不仅为行业在“十五五”时期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指引,也坚定了住宿企业深耕服务、追求卓越的信心。李峰表示,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将与全行业一道,在推动标准建设、促进行业协同、加强人才培养、加快创新实践的同时,积极引导资源向中西部、县域及乡村旅游目的地倾斜,支持“酒店+文旅+康养”业态融合,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积极推动国内酒店集团通过并购、特许经营等方式“走出去”,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共同推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

  “《意见》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地方相关部门应以此为核心,对行业发展加强统筹协调。”李立新建议,应从短期任务到长期建设做好具体规划。以山东为例,短期可制定山东省住宿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设立新业态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主题酒店建设、绿色改造、智慧升级;开展住宿业标准化培训,推动星级饭店、绿色饭店评定。中期需加大推动“好客山东·智慧住宿”平台建设力度,整合预订、服务、监管功能;建立住宿业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住宿+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长期则要加强品牌建设,培育几个全国知名酒店品牌,推动山东住宿企业“走出去”。

  “管理部门可以分阶段推进,构建长效机制。”宁军建议相关部门可以从优化经营环境、强化要素支撑、夯实工作基础等方面着手,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部分地区审批流程较为复杂,“办证难”“备案难”仍存在,消防等标准适用模糊。职能部门可推进“民宿一件事”集成改革,明确农村闲置房用于乡村民宿建设的合法路径,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企业主动申报备案,加强安全设施投入,建立应急预案。人才、资金、信息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职能部门可设立专项贷款担保基金,搭建省级智慧服务平台,统一接入政务系统。企业还可利用短视频、直播拓展私域流量,参与政府主导的数据共享平台。

  《意见》在此时发布,对于住宿业在“十五五”期间的发展,给出了明确的方向指引。陈伏姣说,《意见》不仅为住宿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撑,更通过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形成政策合力。未来,随着各项举措落地实施,我国住宿业有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并重的深刻转变,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孙云秀
分享到:

莱芜锡雕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莱芜锡雕作品“一鼓作气”荣获铜奖,也让大众眼光再次聚焦这项技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