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场秀到一座城市,解读济南融创《梦回西楼》背后

2025-08-04 19:04:1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4日讯(记者 焦腾)  “家人们,谁懂啊!融创的《梦回西楼》真的绝了,一开场水幕投影、激光特效齐上阵,演员们的表演特别投入,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韵味十足,一下就把我拉回宋朝。”这是一条来自网络平台网友的真实评价,字里行间不难看到观众对梦回西楼的认可。今夏,济南融创文旅城以泉城历史文脉为本,更新上线沉浸式大秀《梦回西楼》,再现“千古才女”李清照和“词中之龙”辛弃疾的家国一生,重笔书写“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济南篇章。日前,记者采访济南融创文旅城总经理邵明磊、演艺负责人王宁,解密《梦回西楼》背后的城市文旅的担当与创意。

  名士穿越而来,回味悠长

  去年7月,济南融创文旅城首次推出城市大型国风实景秀《梦回西楼》,非遗打铁花场景震撼上演,随即掀起了一阵国风热。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梦回西楼》累计观演超21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超 80%,成为济南重要的城市文旅名片。

  记者翻看不同文旅平台发现,《梦回西楼》、李清照、辛弃疾等关键词频频出现。“舞台演出将火元素、水元素叠加,非常震撼;再加上熟悉的李清照和辛弃疾,非常熟悉,太有看点啦”“和朋友驱车300公里来到融创乐园,梦回西楼演员在前面演,后面有喷泉喷火、铁花,真心不错”有游客在网络热评。

  作为城市大型国风实景秀,《梦回西楼》用非遗+科技的手段,再现了齐鲁大地上的历史和名士,李清照和辛弃疾在这里穿越时空而来,与当代游客交互,产生的情感连接让游客回味悠长。“从李清照、赵明诚出场以来,我看到了他们的相识相知和相爱,也看到了他们的痛苦和分离,那些记忆中背过的诗词更加具象化了。不过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辛弃疾,暮年将军报国无门。那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包含了多少心酸与无奈,演员一气呵成的剑舞仿佛就是辛弃疾的壮怀。这个大秀,深深地走进了观众心里。”有游客告诉记者。

  名士穿越而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你我”产生链接,让以济南历史为蓝本的《梦回西楼》被更多人看到和感受到。

  近百位演员,26天极限完成2.0升级版

  《梦回西楼》中,观众与“李清照、辛弃疾”并肩而行,感受铁花、火壶非遗绝技,与激光、水幕、威亚交相辉映的宋韵美学。尤其是震撼的舞台效果,更让人深深不能忘怀。而这样深刻的演出感受究竟是如何一点点渗透人心的呢?

  对此,济南融创演艺负责人王宁给出了答案。

  王宁介绍,相比去年,《梦回西楼》在保留1600度高温打铁花表演的基础上,对舞台、灯光、音效、演员表演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升级。“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物和剧情,提升内容与观众情绪的共鸣,团队搭建了23米高、70米宽的假山舞台,打造了7个不同高度的打铁花平台,这也完美实现了不同场景、不同情绪中对人物和剧情的推动。”比如,老年辛弃疾的剑舞片段中,诗词吟诵、剑舞、歌曲、铁花、灯光有节奏感的配合,让历史、名士、诗词等都有了更清晰具象的呈现。

  此外,还融入480台数控灯光、两侧大型 LED 屏幕、升降舞台、喷泉水幕、威亚等虚实交融的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观演空间,打破传统舞剧的观演边界。

  “宋朝文化鼎盛,我们以铁花、舞龙等情节通过对上元节的‘烟火气’呈现让游客看到热闹的宋代景象,与此同时切入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相遇。通过大场面、小细节的呈现,架起演员与观众的情感桥梁。”济南融创文旅城总经理邵明磊表示。

  让历史和现场产生共振,让剧目和游客产生共鸣,邵明磊的绝招是“极致的追求”。比如:为了表现战场上的激烈厮杀之感,除了演员和声光电的配合之外,该剧对烟油火也做了极致的利用。

  演出当晚,记者坐在中后排观演位置,仍旧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浪,这种炙热感更加让人身临其境。提及此,邵明磊说,虽然今年我们将舞台扩大了,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仍然很近,这将从一定程度上缩小距离感,让演员表演、舞台呈现、道具效果等都能更好地传达给游客观众。

  在这顺利演出的背后,实则是演员、舞台、技术等多类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近百位演员用了26天的时间,克服了高温等各项困难,完成机器调试,用一处处细节、一句句诗词、一个个动作,最终为大众呈现出这2.0版的《梦回西楼》。”王宁表示。

  梦回西楼,文化两创的“融创实践”

  《梦回西楼》多线叙事内容,以李清照、辛弃疾人生经历为基石,深入挖掘两者的诗词意境和文化内涵,双线交织展现家国大义与儿女情长,将历史尘埃下的大宋往事激活。这无疑是对齐鲁名士的一种艺术化呈现、对历史文化的“情景再现”,而这种呈现带有鲜明的“融创”色彩。

  济南融创文旅城总经理邵明磊介绍,今年《梦回西楼》将打铁花这一非遗作为文化、历史、人物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段,更多的内容重点放在了李清照身上,表现出她自少女时代开始对生活、对婚姻、对家国的感悟,并以现代化的艺术手段展现出来。“二安文化的挖掘让全国游客看到了属于山东名士的婉约和豪迈。”邵明磊说。

  王宁告诉记者,自《梦回西楼》2.0版升级版推出以来,便受到广泛的好评,游客口口相传,甚至还有大部分慕名而来要看梦回西楼的游客。“平衡大众和在地的文化兴趣,让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款有城市标识的文旅产品。这种展现方式让本地、外地游客都更加了解济南历史、二安文化。”王宁说。

  值得一提的是,《梦回西楼》对于山东精神的呈现,尤其是对沂蒙文化的呈现,让历史和精神都有了弘扬和传承。比如,《梦回西楼》中以女性扇子舞表现山水的柔情与坚韧,以男性扇子舞表现齐鲁儿女的力量与豪迈。演员们表演荡气回肠之余,也让历史+文化+艺术+旅游深度的融合得以呈现带有浓厚山东色彩的城市大秀。

  从故事表达、技术加持到文旅业态的跨界整合,这无一不是《梦回西楼》对山东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沉浸式体验,梦回不止济南

  自2024年,融创首推《梦回西楼》以来,升级和提升不断。时至今日,《梦回西楼》早已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文旅产品,更像是一个宋式空间。游客在这里,白天逛宋风市集,夜游西楼,惬意十分。

  目前,以《梦回西楼》为核心,济南融创文旅城已衍生出宋风市集及《西域胡旋舞》《花魁游街》等50余场宋风氛围演艺。前段时间新推出的“西游大联欢”更是让西游这以IP有了更加趣味的呈现。

  采访中,提及济南融创为何在此时此地打造《梦回西楼》,邵明磊表示最先看中的一点便是文旅市场的空白和消费需求。

  “济南是山东省会,辐射省会经济圈,各地游客来到济南有这样的文旅消费需求。与此同时,济南彼时还缺少一个深挖济南文化的城市大秀项目。”邵明磊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二安文化是济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文化素养、家国情怀正是当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一种很好的载体。这也是文旅人要向全国各地游客展示济南历史、济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无独有偶。记者了解到,今年暑期,融创文旅大型国风实景秀“梦回”系列在济南、广州、南昌、无锡四大文旅城同启,升级后的《梦回西楼》《梦回岭南》与首秀的《梦回洪州》《梦回太湖》将联合上演超200场。

  小试牛刀,从游乐到度假休闲小镇的战略转变

  演出结束后,记者从剧场门口看到,大宋诗词会的舞台前聚集不少游客,NPC的热情互动、游客的欢乐参与,让人一瞬间不知这场“是否已经结束。

  “通过打造《梦回西楼》的活动和业态补充,让园区整个生态更加完整。我们希望有这样的延续让游客的代入感更强,更重要的,这也是济南融创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邵明磊提到,随着文旅行业和市场的发展,游乐性质园区愈加疲软,休闲度假市场不断扩大,济南融创也将加速休闲度假的战略布局,比如国王大街升级开放、高端餐饮业态入驻等,转型为演艺、游乐、商业三位一体的度假休闲小镇。

  记者注意到,自融创乐园实行园区免费开放后,尤其是大宋市集开放以后,演艺NPC互动娱乐等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这也不免让很多业内人士疑惑。对此,邵明磊给出了一组数据:融创一年接待入园客流在150万左右,购票及二销转化率在40%左右。邵明磊说:“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是走出与其他游乐园不同的差异化道路,吸引更多的客流,倘若未来三五年内能够积累数百万客流,那营收自然不成问题。”

  商业的基础就是客流,有客流才有意义。“如何把精准客流引来,这个才是园区要想的,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做好演艺的原因。”邵明磊说。

  作为济南融创文旅城的核心演艺 IP,升级版《梦回西楼》用一场秀打开了一座城,甚至一个省。在其背后,实则是文化和旅游、非遗和科技、历史与当代的多重碰撞,这种碰撞为游客带来了一场非凡的体验。

责任编辑:焦腾
分享到:

莱芜锡雕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莱芜锡雕作品“一鼓作气”荣获铜奖,也让大众眼光再次聚焦这项技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