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柿岩:做活“聊斋文化”,以文旅融合新范本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鲁网4月29日讯(记者 焦腾) 4月26日,在山东文旅·红叶柿岩旅游区,国内知名戏剧品牌开心麻花邂逅淄博籍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著作《聊斋志异》,一场震撼人心的文旅盛宴上演,这也标志着开心麻花国内首部旅游演艺作品《奇幻聊斋》进入常态化运行新阶段。此外,柿岩仙村同步亮相,红叶柿岩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又一生动实践正在徐徐展开。
聊斋+柿岩+麻花,《奇幻聊斋》驻演开启
“我们的名字不止是狐仙,每一个灵魂都千差万别……我们的名字不止是狐仙,每一种色彩都卓尔不凡。”三百多年前,蒲松龄挥毫泼墨描绘出了一个志异世界,三百年后的今天,书中角色一一登场。
《奇幻聊斋》中,现代打工人阿泉偶遇痴情寻爱书生元丰,机缘巧合之下,二人一同入书,狐仙踏浪而来,水上360°水平旋转舞台瞬间化作流光溢彩的书中世界……演出当晚,剧场座无虚席,《奇幻聊斋》以现代化的戏剧和舞台手段展现给各地游客,让大家看到了聊斋的新魅力。
开心麻花联席总裁刘岩表示,之所以选择元丰和小翠的故事作为演艺主线,是因为该故事在蒲松龄作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爱情中的喜与悲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我们在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让元丰和小翠能够通过改写命运重逢,这样既保留了原故事的传承,又有了新的发展,更符合当代年轻人敢爱敢恨的性格。”
“《奇幻聊斋》是一次大胆的突破,柿岩跟开心麻花合作,用喜剧的方式讲述悲剧,用悬疑的手法重构平铺的叙事,用古今结合的形式穿越时空,这本身就制造了一种强烈的冲突和反差,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剧感审美’,能够引导观众‘入戏’。”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孙小荣表示,情感的触点是关于“一个等待和追寻的故事”,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种喜悦的深情感动,轻松的人生思考——你所珍视的东西,值得你去等待和追寻!这就是这台剧的成功之处。
360°旋转水上舞台倒映星月、103米威亚架设空中走廊、10米梦幻喷泉破水冲天,环形水上仙桥蜿蜒入戏......《奇幻聊斋》剧场的创新演艺空间也让不少游客大呼惊艳。“峡谷之中,小翠从百米空中翩然而至,十米喷泉与音律共舞,台侧的观众与剧中角色共感知。这种感觉太奇妙了。”有游客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自开心麻花成立以来,演出阵地从传统的大中型剧场扩展到了更多样的演艺新空间,演出形式也从舞台剧发展到沉浸式和新喜剧。开心麻花剧场院线团队在剧院设计、建设、顾问咨询和工程施工方面形成了一体化的业务体系。“在红叶柿岩《奇幻聊斋》表演空间中,我们根据当地条件,精心策划并完成了水上舞台的建设,这是我们带领土建和技术合作团队共同完成的。同时,为了应对不同的天气情况,制定了多种预案,并根据天气变化不断调整舞台监督的管理体系。”刘岩说。
在旅游演艺项目中,精准挖掘和提炼地域文化精髓使其成为演出的灵魂;在艺术表现形式与舞台技术之间找到完美结合点,打造震撼的视听效果是《奇幻聊斋》所追求的。“这个完美的结合点是‘审美的偏向’。中国人的审美是‘故事思维’主导的,我们习惯在故事中沉浸,也在故事中感动。因此,一台优秀的文化旅游演艺,舞台技术、舞美艺术、视听艺术等都很重要,但这些都是为‘故事’服务的,‘故事’需要跌宕起伏的情节、情感激荡的触点。”提到未来该剧的提升,孙小荣认为,《奇幻聊斋》故事的情节力和情感力还有提升空间,但它无疑是当下山东文化演艺中的一个“异类”,代表着厚重历史的娱乐化转向。
串珠成链,打造地域特色演艺IP
山水逢君,方为至美。“狐影书梦”舞蹈中,书生执笔挥墨、狐仙踏雾旋身,爱意缱绻令人动容;蒲公写书剧场里,蒲松龄先生创作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聊斋IP在红叶柿岩景区被不断放大和深化。在这种创新深化的背后,则是红叶柿岩景区对当下文旅市场和文旅项目的一种行业判断和实践。
《奇幻聊斋》便是红叶柿岩文旅融合的又一生动实践。
从烧烤到《罗刹海市》,淄博城市文旅的热度越来越高,这也让红叶柿岩这样的景区开始思考更有文化味的旅游产品。“从全国来看,近年来的沉浸式演艺、旅游演艺等都成为景区火爆的核心因素。早在2023年,我们就开始考虑将演艺与夜游结合打造一个旅游产品。当时与开心麻花团队建立了联系,2024年便确立了共同打造《奇幻聊斋》的合作想法。”山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协同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山东红叶柿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介绍,2024年集中准备、剧本打磨、工程施工、冬季试演等,终于在2025年4月底正式驻场演出。
从景区角度来看,旅游演艺必须要具备独特的在地文化,与此同时也要契合当下的流行文化。“《奇幻聊斋》放大了淄博本地的文化特色,柿岩仙村项目则是在《奇幻聊斋》风格下打造的适配项目。它所包含的沉浸式演艺、快闪、舞蹈、小品等都与聊斋风格相适应且符合当下游客所青睐的项目特点。”李鹏说。
夜晚,柿岩仙桥灯火次第绽放,雾森弥漫仿若星河倾泻而下;清溪、藤蔓、茵茵绿植交织成梦幻雨林;广寒宫阙中清冷绝美的嫦娥仙子月下起舞;异域风情胡旋舞的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国潮古风快闪……柿岩仙村已然成为一座巨型的沉浸式剧本杀现场,游客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化身故事的主角,循着精心设计的剧情线索,穿梭于百年古村的各个角落。在这里,游客可以与风度翩翩的书生吟诗作对,与灵动俏皮的狐仙共舞,亲身感受“一步一景一故事”的奇妙体验。
行进式互动演艺更受游客的青睐、文化旅游演艺常态化。孙小荣谈到,“文化旅游演艺不再是一个固定演出的舞台和剧场,而演变为一场随时可以和游客互动的生活剧场,演员和观众的角色,逐渐消弭了,‘共演剧场’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从项目业态来看,柿岩仙村项目除沉浸式演艺业态外还填充了旅游体验、餐饮住宿等多种业态,让该项目更加丰富和多元;从场景空间来看,柿岩仙村充分打造花海、雨林、瀑布群等场景,烟火十足且仙气飘飘的出片场景备受游客青睐。
文化+创意+演艺是文旅景区制胜关键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在2024年,旅游演艺演出场次18.93万场,票房收入163.89亿元,观众人数8542.23万人次。随着旅游消费者对“空城计”“空景计”等有建筑和空间,而无实质性体验内容的厌倦,在新一轮“景区焕新”的优化提升工作中,预期文化旅游演艺将迎来增长高峰。“每座城市都应该有一场优质的演艺,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向游客展示城市故事,也就是说,文化旅游演艺应该成为一座旅游城市的标配。”孙小荣说。
红叶柿岩《奇幻聊斋》填补了淄博旅游演艺作品的空白。“柿岩运营以来,从游玩到沉浸式小型演出,从烧烤文化、烟火文化,到在地文化、流行文化的转变和升级,始终坚持的就是被游客所接纳和共情,而共情的关键就是对文化的呈现,这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所在。”李鹏说,这也是当下文旅景区破圈的制胜关键。
孙小荣认为,旅游演艺是“夜间体验”的核心产品,目的是为了增强体验,延长游客的消费时间,同时,优秀的演艺能够点燃游客对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探知情绪;主要是跟夜宿、夜宴、夜游、夜娱等“夜间经济”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多元体验的优质供给体系,供游客实现多维的体验选择。“对于红叶柿岩来说,生态是底色,文化是场景;生态是存量,文化是增量。《奇幻聊斋》的出台,代表着红叶柿岩从一个生态观光型的山地景区,向生态+文化的休闲型度假目的地的转变,也掀开了红叶柿岩以文化场景的重构来开启‘第二次创业’的大幕。”
“二次创业”的过程中,红叶柿岩正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模式进行布局和打造。比如,不断产出创意演艺、补充餐饮住宿业态、丰富“白+黑”夜游项目等。李鹏介绍,今年以来,红叶柿岩打造了云上郁花园、柿岩仙村,后期还将有一系列的创意演出,这种高频、高质的“创意+演艺”项目输出让游客体验感、期待感倍增。“现代景区要不断地生产创意、不断地进行产品迭代,寻找游客的情绪共鸣点。文旅运营最大的难点不是一个热点和爆点,而是持续稳定的爆点、系统的营销、高质的配套服务等。现代文旅就是超级场景、超级营销、超级产品、超级服务,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持续发展,而做好这些内容成为头部景区,才能获得更多的生存发展空间。”李鹏表示。
2020年10月,红叶柿岩试运营。仅2024年,红叶柿岩客流量已达160万人次。近五年来,红叶柿岩项目从观光游玩到新旅游场景体验,再到餐饮住宿业态不断填充、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新演艺空间,火爆全网的热搜接连而至,产品深化、景区发展的脚步走得扎实、长远。
“未来三年,我们要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就要把住宿商业餐饮作为核心。而此处核心的配套便是聊斋主题演艺、园区沉浸式演艺,这也是流量的核心吸引物。在此基础上导入淄博琉璃、博山美食、国内外连锁餐饮品牌等,思考更多文化和商业的盈利模式。尤其是住宿业态,我们也将重点放在景区南部片区,计划开发民宿、酒店、露营等一千间客房,实现度假常态化。”李鹏表示。
- 暂停中高风险地区跨省团队游,山东省文旅厅联动管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 2021第五届中酒展将延期举办
- 济南跑马岭野奢营地将于近日正式营业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 山东文旅厅下发通知:禁止组团赴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 快行动,严排查!魏家庄街道防疫工作再发力
- ODD陈思键2021全国巡演济南站顺利结束
-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济南联通风雨兼程驰援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