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春色台儿庄

2025-03-20 16:47:1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20日讯 晨曦里的春,日光轻柔地在垂柳的枝头踱步,一层暖煦的薄纱,古城四下里皆是静谧与柔和。

  微风宛如灵动的使者,悠悠地拂过古运河,携着两岸馥郁的花香,那醉人的芬芳泛着酡红,映入眉眼,悄然落于心底最柔软之处。

  古老的台儿庄运河悠悠转醒,巷口那如诗如画的油纸伞,小桥下悠然飘荡的摇橹船,还有满城错落有致的青砖黛瓦,恰似一条刚从漫长沉睡中舒展身躯的巨龙,雄浑而又不失婉约。河面上,薄雾似轻纱般缭绕,尚未完全散尽,裹挟着昨夜露珠的温润,丝丝缕缕,缱绻地缠绕。整座城仿若被笼罩在江南的烟雨中,像是被施了神奇的法术,隐隐涌动着蓬勃的生机,每一寸砖石、每一片瓦当,都在奋力萌发出嫩绿的新芽,要将积攒了一整个寒冬的力量尽情释放。

  沿着月河岸徐行,一座座古老的街巷静静伫立,脊兽们安然地在瓦当上沐浴着阳光,昨夜被露水打湿的绒毛,正一点点被晨光温柔地允许。它们宛如忠诚的卫士,千百年来守望着这一方古老却又始终焕发着青春活力的土地,见证了无数的岁月更迭、沧海桑田。船妹子悠悠地摇着橹,“吱呀吱呀”的声响在水巷中悠悠回荡,这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里的呢喃,却又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唤醒了整座沉睡的水城。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一圈圈向着石埠头荡漾而去,恰似轻轻翻开一本尘封已久的线装古籍,每一道波纹,一段古老而又动人的故事。

  岸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轻柔地垂落在碧水之中,犹如蘸饱墨汁的毛笔,在水面上肆意染毫。当柳条蘸着水波临摹水中的倒影时,你恰好轻盈地走过我的诗行,惊起涟漪里一尾游动的平仄,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墨丹青。

  阳光倾洒在台儿庄大战遗址之上,残垣断壁的影子斜斜地落在墙角间的杂草丛中,似窥探岁月镌刻下的深深折痕。墙上密密麻麻的弹孔,宛如历史结下的痂,它以悲壮为笔,书写并寄出了和平的书信,每一个故事仿佛都沾着抗战英烈们滚烫的鲜红邮戳,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

  无声的叹息,那是岁月对破碎山河的缝补与铭记。

  在那些弹痕斑驳的老墙根下,不知名的野花悄然躲在砖缝之中,盛开出满目的往事。我情不自禁地弯腰细看,一只蝴蝶从残破的墙根处猛地振翅扑出,它的翅膀上带着砖缝里新苔的翠绿,那一抹鲜亮的绿,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夺目,宛如生命绽放的奇迹。

  阳光漫过中正门,将天空晕染成璀璨的金黄色,给人一种生命新生、希望蓬勃滋长的强烈感受。燕子贴着七十二座庙宇的斗拱轻快地飞过,燕尾犹如一把精巧的剪刀,把明媚的春光剪成一片片耀眼的金箔。此时的古城春光,恰似一坛珍藏多年的陈年老酒,在被苔痕浸透的古石板街上,愈发香醇、浓厚。

  远处古戏台传来丝丝缕缕的丝竹之声,隔着悠悠河水,听不太真切。戏文里金戈铁马的豪迈,被春风一点点揉碎、打磨,化作咿呀婉转的水磨腔,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在拐角处,邂逅“乾隆皇帝巡游”实景演艺,刹那间,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遥远的古代。宫女们前呼后拥,她们鬓边娇艳的海棠花开得正好,与手机屏幕散发的光亮同时闪烁,这奇妙的画面,是新与旧的交替更迭,是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让人不禁心生感慨。这座历经战火洗礼、涅槃重生的古城,到底在青砖黛瓦的缝隙间,还隐匿着多少个充满故事的春天。

  古城的春天,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交融,是历史与现代的深情对话。在这里,早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季节,这是岁月写下的绝美诗行,文字间藏着生命最本真的坚韧与沧桑。(作者系种衍洋,字归堂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微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微山湖》文学杂志副主编,微山县姓氏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焦腾
分享到:

莱芜锡雕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莱芜锡雕作品“一鼓作气”荣获铜奖,也让大众眼光再次聚焦这项技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