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明水古城勇闯“艺术圈”
鲁网6月6日讯(记者 焦腾)碧水、小船、古楼、斜柳......一走进明水古城景区,游客必然会为这蓝天白云下古香古色的“北国江南”而感叹。每逢节假日,明水古城内游人成群,或乘船漫游或步行感受古城风光或亲身体验各类非遗文化,一派热闹非凡之景。
3月中旬以来,明水古城以清照诗歌艺术节为主题,开展了多系列的艺术活动,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联动”,将文学与舞蹈、美术等不同艺术类型跨界融合,打造了一场场饱满丰富的艺术盛宴。对此,有网友戏称:“明水古城这是一头闯进了艺术圈吗?”
以“诗歌”为桥
自3月中旬以来,明水古城先后开设了诗歌之夜第一回、诗歌之夜第二回、高校诗人圆桌漫谈等。以高校诗歌专场为例,诗人们就“消费文化下的诗歌与新青年”的话题展开漫谈,通过反思消费文化特征进行对社会与诗歌创作的思考,以诗见世界,让诗歌的“种子”在明水古城开出嫩芽。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诗词的学习和传播大多在校园或小范围的诗歌艺术空间。而,清照诗歌艺术节将目光放在全国,让全国诗人在这里产生新诗思想创作的碰撞。值得注意的还有,此次活动选在古城景区举办,为全国各地游客搭建了解诗歌、走近诗歌的平台和桥梁,让“诗歌+文旅”成为一种新可能。
记者在视频平台发现不少爱好诗歌的网友毛遂自荐,积极参与清照诗歌艺术节的诗歌征集和朗诵环节,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清照艺术节在向大众推广诗歌艺术、探索诗歌公共化可能的同时,还将精准聚集各方诗歌爱好者,促进中国新诗的创作发展。
对此,有文旅从业者认为,明水古城清照诗歌艺术节系列活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济南有李清照、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开展诗歌艺术节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历史优势;古香古色的景区对于开展诗歌艺术节具有着环境优势;古城正式运营不久热度居高不下,开展诗歌艺术节有客群优势、传播优势,对于续写诗词传统、创新诗歌发展路径有着推动作用。此外,在济南文旅产品供给的角度,打开了全新赛道,为各地游客提供了文化出游的新可能。”
不止于“诗”
中国诗歌文化历史悠久,众多经典的唐诗宋词已经刻进国人的血脉中,恰逢诗词大会等影视化作品、短视频解读传播方式的兴起,诗歌越来越多地走进当下人们的生活中。相比古诗歌而言,新诗相对复杂,且经过各个年代和流派的积累沉淀,如今的新诗愈加小众。
济南市作协原副主席、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教授、诗人赵林云认为,造成新诗小众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诗人群体水平参差不齐、大众审美的变化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兴起等。但正因如此,诗歌艺术节的举办更显珍贵,“此次清照诗歌艺术节的举办涵盖了国际诗人作家、新诗范畴,这一点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希望能通过更多的诗歌活动让大众走近当下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诗歌作品。”
提到其他城市对于诗人作家资源的深耕和挖掘,赵林云举例:“我曾到捷克布拉格,这是一个有卡夫卡、米兰·昆德拉等众多文学巨匠的城市,街头随处可见他们的印迹,布拉格市民会热情地向游客介绍名人故事,这是他们发自肺腑且引以为傲的。这也证明了这些文学大师已经深入到市民的内心深处,这样才能从文学大师处获得更多的营养,既能提高大众的文学修养,也让个人的成长更加丰富。”
据了解,清照诗歌艺术节将于6月中下旬明水古城举办,包含诗歌朗诵、学术研讨会、诗歌市集、诗歌剧场、诗歌民谣音乐会、艺术展览、诗歌电影展映、国际诗歌交流计划、青年艺术驻留计划、大学生诗歌联盟、青年诗歌奖、高校诗歌奖、青少年诗歌计划、人文工作坊等多元的活动形式与内容,即将打造一个与众不同且极具山东特色的诗歌艺术节。
对此,赵林云认为,“‘诗歌+艺术’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好的诗歌有着诗意化的表达,能够与戏剧、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有更好融合。诗歌艺术节既抓创作的繁荣,又能通过艺术化形式加强诗歌文化的创新发展和表现,对于未来诗歌发展来讲,是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
诗歌+文旅
随着近年来综艺节目等多种形式对古诗词的推广传播,大众对于古诗词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解读,侧面推动了各地开发“诗歌+文旅”产品的脚步。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孙小荣举例:浙江省文旅品牌形象定位是“诗画浙江”并打造了诗路精品旅游线路;青海省举办每两年一届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西藏推出人文深度旅行“寻找仓央嘉措——情系错那”主题线路;河南省举办中国诗歌节并打造四条中原诗词歌赋主题旅游线路。
但,“诗歌+文旅”这一形式,游客是否买账呢?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影响力还是局限于‘文化圈层’或研学旅游群体,旅游市场的响应并不明显。虽然诗歌不可或缺,但诗歌很小众,显得曲高和寡。”孙小荣说,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有人去做诗歌复兴的工作。
在前期的采风过程中,记者发现大众对于诗词尤其是新诗的了解和认识相对不足,普及还不算广泛,清照诗歌艺术节对于新诗部分的推广无疑将有利于其在更大客群中的传播和发展;对于传统古诗词来说,济南各大景区则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创意产出。
济南号称诗城词都,早在五月,全市开展的诗词相关活动,走出了挖掘诗词文化、传播诗词文化、塑造诗词产品的重要一步。“愿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每周末都在明水古城景区上演的易安诗会。“古人”穿越而来,引领游客感受诗词之美,对诗氛围引发了众人对诗词意境的强烈共鸣。目前,该活动已成为清照诗歌艺术节重要的延申产品之一,明水古城也成为诗城词都的文旅先锋之一。
对于明水古城正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诗歌+文旅”道路,孙小荣认为,要做好“李清照”文化IP,要找到“李清照”跟人们的情绪共鸣点、讲好李清照和明水古城的关联故事,把明水古城打造成感知李清照才情和命运的唯一的文化体验场域。再次,做足关联产品的延展,以产品化、场景化来构筑一个有关李清照、诗词、时代背景,复古但充满时尚感的体验性消费空间。
实际上,无论是清照诗歌艺术节还是易安诗会、寻找李清照、宋韵童趣集市等,都是明水古城对诗歌文化进行普适化、大众化、时尚化的初步尝试。“明水古城做‘诗歌+文旅’无疑彰显了一种诗歌情怀,如果能够促成‘小众引领大众’的市场化普及,不管对于中国诗歌文化而言,还是对于培育旅游消费者的诗意旅行而言,无疑都是好事。”孙小荣说。
闯入“艺术赛道”
5月底,明水古城清照诗歌艺术节联合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举办了“卡夫卡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维也纳艺术家以《桥梁》为题上演了卡夫卡之舞、董大为以视觉艺术为载体展览不同维度的《变形记》,探究另类的文学与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表达,引领着游客大众走近这位文学巨匠卡夫卡。
清照诗歌艺术节除诗歌朗诵、学术研讨会之外,还将举办诗歌市集、诗歌剧场、诗歌音乐会、艺术展览、诗歌电影、国际诗歌交流计划等多元的活动内容,打开更多文化艺术可能性。除此之外,明水古城还积极推动古城+美术、古城+戏曲、古城+戏剧、古城+演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艺术感满满。
举例来说,章丘梆子剧场受游客青睐、易安诗会通过清照NPC带动游客参与其中、宋风表演穿越感十足、成立山东省高校美术学院联盟......“这还是我明水古城吗”“明水竟已经如此高雅”“论艺术,谁能卷得过明水古城”,众多网友在视频平台的反馈留言充分印证了大众对于明水古城的新艺术印象。
“通过植入艺术元素,构筑多元的文化场景,形成一个艺术演艺集群,游客置身其中,不仅能观看,还能参与,不仅能欣赏,还能互动,不仅能游览,还能实践,就是把旅游空间打造成一个‘表演空间’,这是一种丰富文化旅游空间的新探索,也是一种新趋势。”孙小荣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明水古城的运营团队是乌镇团队,其中不乏乌镇的文艺范。清照诗歌艺术节作为明水古城自正式运营以来的首个大型品牌系列活动,以清照IP为基础,融入多种艺术类型,既具有一定的乌镇文艺范,又具有本土化的亮点特色,为明水古城闯入“艺术赛道”提供了有力支撑。
孙小荣分析:乌镇通过引进木心、举办戏剧节等,打造了一个被中国文化精英群体认可、追捧和赞誉的“文艺空间”,在中国的古城、古镇中独树一帜。值得注意的是,乌镇进行文旅转化的载体是当代文化IP,消费者普遍能够接受,李清照作为一个历史女词人,能否对当下的受众产生较强的号召力,能促使他们做出去明水古城的旅游决策,有待市场验证。
- 暂停中高风险地区跨省团队游,山东省文旅厅联动管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 2021第五届中酒展将延期举办
- 济南跑马岭野奢营地将于近日正式营业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 山东文旅厅下发通知:禁止组团赴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 快行动,严排查!魏家庄街道防疫工作再发力
- ODD陈思键2021全国巡演济南站顺利结束
-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济南联通风雨兼程驰援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