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在明水古城:文学与艺术的百年礼赞
鲁网5月23日讯 清泉潺潺,夏韵悠长。5月21日,清照诗歌艺术节联合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于山东济南章丘明水古城景区,特别举办了“卡夫卡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以文学之魂、艺术之形,致敬卡夫卡——这位百年前的文学巨匠。
活动以卡夫卡的文学语言为核心,衍生出整个空间的创作——色彩与形状的视觉化表达、肢体的视觉化表达、声音的听觉表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爱好者、艺术家和学者共襄盛举。大家在一场多维度的探索之旅中,重新理解并诠释卡夫卡,共同探索卡夫卡作品的深层内涵,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理解生活的本质
跨越语言界限的桥梁
活动伊始,来自维也纳的两位艺术家带来了以《桥梁》为题的“卡夫卡之舞(Kafka tanzt)”,该组合由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学会(the Franz Kafka Society)董事Charlotte Aigner作为朗读者,艺术家Žiga Jereb作为舞者,藉以声音和肢体的演绎来重读卡夫卡,以兹纪念伟大的文学先驱。舞蹈巧妙地将现实与卡夫卡的文学世界相连,构建了一座跨越语言和文化界限的桥梁,跨越语言的桎梏,开启了一场对卡夫卡语言的多感官探索。“卡夫卡之舞”曾在格拉尔-米里茨文学日、弗拉特雷斯艺术节、维也纳Metro剧院(视觉艺术与诗歌节)、奥地利议会举办的自由艺术与政治研讨会、越南卡夫卡节等进行多次演出。
抽象而精准的视觉艺术呈现
活动空间“冶坊”入口正对的一面墙上,是艺术家董大为创作的卡夫卡小说同名视觉艺术展览作品《变形记》。卡夫卡的《变形记》不仅是现代文学的一座巍峨里程碑,更是对人性、社会及存在的锐利且深邃的反思。
艺术家《董大为》作品中,孤独与忧郁交织成卡夫卡独有的情感基调,他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时代的困境,同时深刻挖掘了人性中那份深沉的悲悯。而其又通过数据化处理的方式,将卡夫卡的文字书籍转化为视觉化作品,用抽象的方式解读,使得观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并感受卡夫卡的作品。
跨越时空的深刻聆听
一场中德双语朗读会,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诗人张尔与艺术家Charlotte Aigner合作中德双语朗读卡夫卡文本选段。他们以“桥梁 1924–2024”中的台词为文本,交替进行双语朗诵,精准地传达了文本中的情感,引领观众在一场跨媒介的对话中,深刻“聆听”卡夫卡的诗意与情怀。
明水古城景区这一充满东方文化底蕴的土地,无论古城建筑还是诗人先贤,都以其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承载着文学与艺术交流的使命。“卡夫卡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在明水古城的成功举办,拓展了清照诗歌艺术节的边界,也是一次文学与艺术跨界的多元尝试,更是表达了对于古今中外文化的广泛接纳与包容,为古城文旅基于文化IP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迈出了实践性的一步。(本网记者)
- 暂停中高风险地区跨省团队游,山东省文旅厅联动管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 2021第五届中酒展将延期举办
- 济南跑马岭野奢营地将于近日正式营业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 山东文旅厅下发通知:禁止组团赴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 快行动,严排查!魏家庄街道防疫工作再发力
- ODD陈思键2021全国巡演济南站顺利结束
-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济南联通风雨兼程驰援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