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以重点项目助推黄河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2022-08-17 16:57:4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17日讯   菏泽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市”,境内有黄河河道185公里、黄河故道145公里,涉及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4个沿黄河干流县区和曹县、单县2个沿黄河故道县区。近年来,菏泽市充分整合黄河沿线多姿多彩的生态湿地资源,分类推进黄河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抓实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推进黄河生态旅游发展。

 “生态+旅游”的菏泽实践

  黄河流域是菏泽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区,沿黄河故道县区有4A级景区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湿地公园3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其中以单县浮龙湖旅游度假区和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最为著名。近年来,菏泽沿黄各县区不断完善文化旅游要素,深入挖掘黄河故道生态旅游资源,成功打造了诸多集游憩娱乐、休闲度假、科普宣教等项目于一体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持续助力。

  近年来,菏泽市积极整合沿黄、沿黄河故道六县区特色文旅资源,将其纳入全市品牌推广体系,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创新黄河文化旅游带智慧营销,丰富“牡丹之都 智游菏泽”等智慧文旅平台黄河有关内容;依托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菏泽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等节会,邀请沿黄地市行政、企业负责人,增进黄河文化交流,打响当地黄河文旅品牌。

  在政策方面,菏泽市对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立足菏泽资源禀赋,坚持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发展,组织专家团队编制《菏泽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菏泽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题规划》。《规划》以“国家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带重要节点城市”为总目标,以黄河大堤风景廊道和黄河故道绿色长廊为纽带,充分挖掘沿黄、沿黄河故道的农耕、水域、康养等生态资源,发展农业研学、农耕农事休闲、民俗文化体验等为主的黄河风情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当前,菏泽市持续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指导、支持各县区建立完善包保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郓城县黄河流域宋江湖生态旅游区暨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带建设项目、山东浮龙湖野生动物欢乐世界、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文化旅游项目入选2022年度省重大项目;老城曹州项目一期首开区、水浒故里旅游集散中心已建成运营。现阶段,全市共有在建文旅项目45个,巨野县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国花博览园、水浒好汉城四期、浮龙湖医养综合体、鄄城县市民中心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同时,“花开盛世”菏泽第二届青岛啤酒节、老城曹州夏夜啤酒音乐节、巨野白虎山景区消夏音乐节、水浒好汉城啤酒音乐狂欢节、曹县黄河故道湿地风景区仲夏狂欢节等活动接连开启,增强了夜游经济活力、拉动了市场消费,擦亮了“夜游菏泽”品牌。万福河畔人工沙滩、商业街区后备箱集市、市民文化中心下沉式广场、泉水叮咚萤火虫主题公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激发了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此外,菏泽还策划推出了黄河风情逍遥之旅、黄河历史寻访之旅、黄河生态研学之旅、黄河文化研学之旅等黄河主题旅游线路,而“菏泽牡丹花开踏青游”更是被文化和旅游部纳入“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典型案例:

  青龙山旅游度假区的“山、水、文化”文章

  青龙山旅游度假区,位于菏泽市巨野县核桃园镇,是黄河生态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开始实施建设,占地面积约2300亩,总投资7亿元。项目主要围绕“山、水、文化”做文章,落脚旅游、注重生态、体现文化。该项目在鲁西南具有唯一性,特色鲜明,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正致力于打造省内知名品牌。

  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的原则。区域内以植被涵养为主,加强对降水的蓄集与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废弃矿坑资源,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突出生态绿化,保持原有的特色形状,力求打造以参与性、体验性、研学为主的水上乐园、省内矿坑治理与修复和旅游相结合的示范点。

  该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建筑形式来体现和传承汉代历史文化,并深入挖掘周边历史文化,力求在旅游建设项目中,尽量体现当地人文生态特色。同时计划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融入文化的成分,自然山体形态各异、形状优美,巨龙雕塑气势磅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优美景观。

  截至目前,青龙山景区已先后获得菏泽市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菏泽报业小记者、菏泽市关工委关爱团、公益爱心企业、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等荣誉称号,2021年2月,其“冰凉一夏 玩嗨青龙山”活动也成功入选山东省“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年度优秀案例名单。

  以生态农业产业链与旅游相结合,带动周边村集体营收,带动村民就业脱贫,青龙山旅游度假区正在为实现集体、农民、企业、政府四方共赢,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而不断蓄力。

  依托资源优势,展望黄河生态文旅之未来

  接下来,菏泽将继续依托黄河故道生态资源优势,深挖黄河文化,以高点定位和科学规划,不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新业态培育、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首先,加速国际国花博览园、浮龙湖野生动物欢乐世界、巨野县文化艺术中心、水浒好汉城四期等精品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曹州牡丹园、巨野金山文化旅游区、宋江湖生态旅游区提档升级步伐;进一步完善智慧文旅基础设施,依托山东智慧文旅公司,加快建设“一中心五平台”智慧文旅体系;加大招商推介力度,进一步强化项目带动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其次,支持老城曹州、曹州牡丹园、市民文化中心、中国牡丹园及各县区开发夜游项目和产品,助力菏泽夜间经济发展。持续办好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精心指导开展好菏泽首届水上嘉年华、菏泽首届牡丹音乐节等十项惠民消费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持续发放惠民消费券,引导、释放消费潜力。

  此外,还要强化A级旅游景区管理,指导郓城宋江湖景区、单县科技馆做好4A级旅游景区创建验收工作,加强A级景区核验、培育,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进景区化村庄建设,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汲静
分享到:

莱芜锡雕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莱芜锡雕作品“一鼓作气”荣获铜奖,也让大众眼光再次聚焦这项技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