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名城

2022-08-17 16:31:5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17日讯   近年来,济宁市以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为总领,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为总指引,全力构筑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儒运融合交汇文化圣地、优秀文化传承弘扬阵地、最佳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十大最具人气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系列措施

  就目前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基本情况而言,济宁市文旅生态产业融合的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文旅资源丰富。济宁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著称,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和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子五大圣人的故乡,“三孔”和纵贯全境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共有A级景区10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其次,济宁市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山河湖川多种资源并存,尤其泗水泉乡、微山湖畔、邹东深呼吸、曲阜国际慢城,是休闲度假的必选之地。植被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3%以上,绿色通道达到6000公里,属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是最佳的养生养老福地之一。

  同时,济宁市文旅生态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一是强化项目招引。成立招商专班,将泗水县砭石养生小镇项目、泗之源·泉文化康养小镇项目等6个文旅康养项目作为全市文旅产业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山东万紫千红生态养生度假区荣获全省首批“山东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微山岛文旅度假区成为2019年全省唯一一个通过国家5A级景观质量评审的景区,2022年顺利通过文旅部验收,晋级5A级景区之列。

  在生态产品线路上,济宁市推陈出新,打造了儒风运河休闲之旅(汶上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城区古运河-南阳古镇)、生态乡村休闲之旅(微山湖微山岛-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邹城上九山-泗水万紫千红生态养生旅游区)两大生态旅游主题线路。还依托儒家文化,开发了“济宁好礼”系列商品,推进文创创意产品开发与技艺提升,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优秀案例

  为加快文化旅游强市建设,济宁市强力推动“文旅+生态”融合发展,生态旅游业逐渐成为济宁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引擎。

 鱼台县惠河湿地

  惠河湿地景区位于微山湖西部,在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面积11000余亩,京杭大运河穿越而过。湿地水清草绿,植物长势茂盛,生物多样性明显,鱼、虾、鳖、蟹种类、数量繁多,多种水鸟汇集于此,形成了“一湖清水、三季花香、四季鸟鸣,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优美湿地生态景观。春天可听百鸟争鸣,观百花斗艳;夏天可赏荷采莲,怡然垂钓;秋季可摘菱收芡,观芦花鹭影;冬季可欣赏芦苇摇曳,野鸭翻飞。而乾隆六下江南,泊船于此——渔猎、戏水、采莲、寻女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憧憬和向往,为美丽的惠河湿地增添了温馨、神秘和魅力。

  惠河湿地以湿地文化、湖渔文化为核心,以生态式的保护型开发为理念,以湿地科普、湿地生态观光与休闲游乐为核心功能,突出原生态特色,打造近郊型的湿地观光休闲旅游地,成为鱼台旅游发展的首发核心产品,成为环微山湖旅游圈首位的湿地休闲度假产品。

  梁山景区

  水泊梁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梁山县境内,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故事的发祥地,山东省政府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水浒旅游线的龙头,现为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紧紧围绕“水浒故里忠义梁山”的旅游主题定位和创建国家 AAAA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提升旅游形象。努力打造水浒文化旅游核心区、忠义文化示范区。

  水泊梁山风景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水浒文化研究基地,梁山文化旅游的发展即将迈入大发展的新时代。景区以建设忠义文化示范区为发展定位,对景区及外围实施了山体修复,山体绿化,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系列工程。目前,森林覆盖率在 83%以上,绿化效果凸显,生态环境优美,观光休闲适宜,成为梁山境内多树种、多林种、多层次相结合的生态林场。梁山景区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并成立了森林防火及森林抚育队伍,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了景区的健康发展。

  贾堌堆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贾堌堆村原为空心村,废弃房屋多,缺乏维护;宅间多处弃置地,无人管理,卫生环境较差;缺少绿地和广场,缺少景观性绿地;设施不完善,缺少商业、餐饮等服务性设施。   2016年贾堌堆村依托特有的龙山堌堆遗址及“农家寨文化”为空间载体,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脉,以古朴村落为形,推出了民俗体验、情景演绎、田园观光、农事耕作、舌尖美食、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

  大路口乡紧紧围绕乡村“五大振兴”,以贾堌堆农家寨为核心,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田园社区”定位,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田园特色,积极推行“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面培育富民产业,初步形成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平原地区乡村振兴之路。

  在具体措施上,当地建设基础设施,完善贾堌堆村旅游功能。高标准打造陶艺体验园、民俗街、禾颐乡居精品民宿区、花海、农耕博物馆、民俗表演馆等主题景观;开发设计研学游课程,将龙山文化、黑陶技艺融入研学游体验课程;打造慕野星空露营基集露营、休闲、野炊、烧烤、亲子、娱乐为一体。

  当地重视文化传承,并以“留住乡村记忆,展示历史文化”主题,深入发掘龙山文化,建设陶艺体验园,复原远古制陶艺术。组织开展“好客贾堌堆 古寨过大年”、贾堌堆农家寨首届汉服云上桃花节,策划斗鸡斗羊、舞龙舞狮、扭秧歌、赶年集、武林风大赛、汉服游园、农副产品产销等节会产品。

  与此同时,建设产业基地,完善村庄造血功能。贾堌堆村招引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种植黄桃1500亩、甘著育苗500亩、草莓500亩;整合村头荒树林、片林资源,发展树下金蝉养殖1800亩;建设2处智能温室大棚,10栋现代农业蓝莓采摘大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特色采摘等高效农业。大路口乡因地制宜,精心规划,逐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打造了黄河农耕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实现生产和销售同频同振。

  未来计划

  接下来,济宁市将立足现有生态旅游基础,突出自身优势,深度开发整合生态要素资源,进一步增强“文化济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首先是要深挖资源优势,确立发展定位。进一步擦亮孔子、大运河两张世界文化名片,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与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相结合,依托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孝贤文化等历史文化遗产,以“运河之都、文化济宁”为定位,以生态旅游为目标,打造田园观光、温泉养生、农耕体验、水上漫游等生态旅游品牌系统。

  其次,要引进培育结合,强化人才支撑。加大对生态旅游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力度,强化生态旅游产业人才培训交流,加强与省内外文化旅游专业优势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的合作,借助外脑力量为济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汲静
分享到:

莱芜锡雕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莱芜锡雕作品“一鼓作气”荣获铜奖,也让大众眼光再次聚焦这项技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