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黄河元素,讲好黄河故事
鲁网8月17日讯 近年来,为高质量推进滨州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节点城市,滨州市依托自身地域特色和生态环境条件,以全域旅游示范创建为抓手,积极发展黄河生态旅游,充分发挥沿黄大项目、大景区、大企业的引领作用,努力打造黄河生态旅游品牌,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黄河滨州段“生态+旅游”发展之路。
构建“三优”格局,一体化推进黄河文旅融合发展
2022年6月1日,滨州市召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即围绕高标准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逐渐打破区域、所有制、业态等界限,同时整合沿黄景区、酒店、餐饮等行业,一体化推进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会后,针对这项工程,滨州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2022年滨州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要点》,为稳步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近几年,滨州市紧抓品牌建设,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做实做强全域旅游,惠民县、博兴县成功创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博兴县麻大湖旅游区、惠民县孙子文化生态旅游区纳入2022年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创建单位。滨州愉悦家纺、中裕小麦等4个工业企业成功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省级精品文化旅游小镇2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景区化村庄25个。博兴麻大湖景区、惠民鑫诚田园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品牌创建促进文化旅游消费,滨城区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区、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试点区,魏集古镇旅游区创建全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同时,滨州以黄河文化廊道建设为契机,着力保障黄河文化旅游产品优质供给,通过核心点的提档升级,研发黄河文化旅游经典线路,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带,努力形成黄河旅游“点、线、带”三优发展新格局。在具体行动上,滨州市一方面,围绕游客“看在黄河、吃在黄河、住在黄河”等多方位体验需求,打造了滨州市黄河生态文化之旅、黄河民宿体验之旅、“亲近黄河”沿黄休闲自驾游、畅游惠民经典线路等多条黄河主题旅游线路,增加了民宿体验、观光休闲、近郊自驾、美食尝鲜、户外露营等多种互动式体验。另一方面,深刻把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路径,逐步打造以黄河为轴,以滨州城区为核心,以黄河文化为主线,以旅游景区为节点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全力用好黄河元素、讲好黄河故事。
借乡村振兴之“风”,绘美丽乡村之“图”
黄河是魏集镇早期通往外地的黄金水道。如今,黄河故道码头遗迹犹存,诉说着当年之繁华。近年来,魏集镇在乡村振兴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背景下,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针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聚焦振兴组织、做强产业、汇聚人才、传承文化、打造生态家园等方面精准发力,助推“文旅农”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
河套崔村即为魏集镇内乡村振兴之典型。首先,河套崔党支部以村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领头雁”,实现班子成员年龄、学历“一降一升”,优化“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联系户”网格化党建模式,执“组织”+“产业”之笔,勾勒乡村振兴的“活力轮廓”。其次,河套崔依托山佳农牧科技产业园平台,着力开展以“引、育、留、用”为重点的人才工程,执“人才”+“文化”之笔,书写乡村振兴的“靓丽风景”。此外,魏集镇还以河套崔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为依托,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树立“沿黄村庄环境碟变”为目标,全力开展沿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按照“三整一拆一利用”要求,着力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助推乡村旅游业发展,执“生态”之笔,增添乡村振兴的“五彩缤纷”。
在坚持党建引领、建设生态文明和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等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河套崔村依托优美的黄河自然风光,建设黄河生态观光休闲带,充分发挥农生态优势,推动“文旅农”产业融合,建设了一条高品质乡村休闲采摘旅游线路,打开了乡村振兴“金钥匙”。河套崔村借助人才文化双驱动,将人才的智力、能力优势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同时,通过有效的环境治理,实现了村民从“要我治理”到“我要治理”的良好转变,使该村形成了“树在村中、村在绿中、人在画中”的五彩缤纷画卷。
展望未来,乘势续写高质量“黄河文章”
眼下,黄河滨州段正在实施“幸福黄河工程”,通过深化媒体宣传、优化产品供给和强化项目建设,让黄河经济一步步“热”起来。未来几年,滨州将持续打响黄河文化滨州品牌,打造黄河精品旅游目的地,打好黄河产业发展根基,努力做好“黄河文章”,从而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首先,滨州将以黄河文化滨州品牌打造宣传为核心任务,依托全媒体宣传矩阵,围绕黄河生态文化之旅和孙子文化体验之旅开展主题采风活动,拍摄制作黄河宣传片、纪录片,通过VR、短视频、融媒直播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传推广。组织开展好2022中国滨州黄河文化艺术季,打造“到滨州必看黄河,看黄河必到滨州”黄河文化滨州品牌。
其次,聚焦黄河流域特色民俗资源,重点打造惠民县魏集镇、博兴县乔庄镇、滨城区西纸坊村、博兴县高渡村等旅游村镇,加强沿黄特色农产品推广,创新乡村微度假、农耕体验、创意农业等农业休闲旅游产品,规划设计黄河文化自驾游、黄河生态文化之旅、红色主题旅游等精品线路,培育“黄河人家”特色民宿品牌,推动黄河文化主题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特色民宿、精品线路等多元一体的黄河精品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黄河谣健康城、博兴县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鹤伴山文旅融合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支持蒲湖风景区、十里荷塘景区等优化升级,高质量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
最后,深入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计划,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黄河文化廊道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蒲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台子齐东古城遗址公园、吕剧博物馆、霑華里·厚街、无棣古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滨州黄河文化特色公园、孙子文化产业园等储备项目建设。启动滨城区杜受田故居二期建设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实施一批抢救性文物保护项目,实施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推进黄河三角洲盐业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推动杨家盐业遗址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陈家窑址等勘探项目,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本网记者)
- 暂停中高风险地区跨省团队游,山东省文旅厅联动管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 2021第五届中酒展将延期举办
- 济南跑马岭野奢营地将于近日正式营业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 山东文旅厅下发通知:禁止组团赴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 快行动,严排查!魏家庄街道防疫工作再发力
- ODD陈思键2021全国巡演济南站顺利结束
-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济南联通风雨兼程驰援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