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山东8地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01-19 12:4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19日讯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关于公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的公告》,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青岛市即墨市段泊岚镇、烟台市海阳市、潍坊市青州市王府街道、济宁市微山县昭阳街道、日照市莒县浮来山街道、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 、菏泽市东明县大屯镇等8地入围。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  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是传统民间舞蹈,被誉为“北方汉民族男性舞蹈的代表”,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商河县先后被文化部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秧歌之乡”。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段泊岚镇  柳腔

  柳腔是形成于即墨、平度交界的大沽河流域,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青岛地区独有的一个地方剧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乾隆年间,即墨以西水旱、虫灾相继来袭,群众背井离乡,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当地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时灾民演唱的曲调即流传于民间的“肘鼓子”腔,该声腔流传到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曲、秧歌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声腔——柳腔。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  海阳大秧歌

   

  海阳秧歌是流传于海阳及周边的乳山、莱阳、栖霞一带的汉族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创造精神、灵活自如的表现形式、古朴粗犷的风格气派而在山东齐鲁文化中独树一帜,与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集歌、舞、戏于一体,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海阳县志》记载海阳秧歌有560年的历史,素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2006年,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王府街道  书画

  “中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青州”。山东青州被称为“中国书画之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经是中国首屈一指的书画交易地区,目前青州有九大书画市场,书画经营业户862家,书画从业人员150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的书画成交额有上百亿,之后年均交易额均在百亿以上。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昭阳街道  端鼓腔

  微山湖端鼓腔又名“端供腔”或“端公腔”,发源于山东省微山县、东平县一带。早先多在“敬河神”仪式中演出。唱腔的主要特点是五声音阶的“宫”“徵”变换的调式结构,旋律进行跳动幅度较大,拖腔长而委婉,独具水乡风格

  山东端鼓腔演、奏分明,演员演唱的时候伴奏停止,伴奏的时候演唱停止。不仅如此,端鼓腔的七字韵演出时,主演唱到第6个字,就由下面的伴演演员接着唱“哎嘿呦”,然后主演再接唱第七个字。这样做是为了给演员留出调整气息的时间。

  “从唐朝诞生至今,端鼓腔最大的剧目《刘文龙赶考》要连续唱上24小时。而且端鼓腔没谱,学习全靠口传心授。乐队是随着演员唱词变化而变化。我将和杨成家师兄弟二人在非遗曲艺周上表演《张郎休妻之打丁香》,大家要留意看表现张郎打丁香情景的滚鼓表演,以及结尾处的展鼓表演。”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街道  书画

  莒县有中国最古老的图像文字文化、药学文化、易学文化、气象文化,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莒县文化又首选浮来山,千年古县万家佛,万佛齐聚浮(佛)来山,浮来山万佛书画文艺长廊筹委会就坐落在浮来山脚下日照农校南邻,文化氛围浓厚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  鼓子秧歌

  “洋湖鼓子秧歌”发源于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是山东三大鼓子秧歌之一,最早时人们把它称为“打鼓子”。据滨州文化志记载:“阳信的鼓子秧歌产生于公元六百二十四年的前唐时期。”在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先有灵霄阁,后有大秧歌”。位于洋湖乡庙李村的“凌霄阁”,是阳信县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明代万历年间重建,每年正月十六的古庙会,各地群众到此烧香还愿、拜佛祈福,舞动秧歌,场面热闹,流传至今。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大屯镇  舞蹈

  羊抵头鼓舞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据考证,该舞源于战国时期,原是古代军队流行的一种大型庆祝鼓乐,属于山西盘鼓的一个流派。明永乐四年(1406)随移民从山西洪洞县传入东明县大屯镇王菜园村。五百多年来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将舞蹈、武术、打击乐、吹奏乐融为一体,使其从内容到形式更加丰富,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记者 张益嘉)

责任编辑:褚福星
分享到:

莱芜锡雕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莱芜锡雕作品“一鼓作气”荣获铜奖,也让大众眼光再次聚焦这项技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