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高桥镇软硬并进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鲁网10月23日讯 近年来,高桥镇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经济社会建设与文化发展相融合,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热闹红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卓有成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文以化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群众悉数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文化软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在“软”字上下功夫,活跃群众性文化生活。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浓厚,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广场、学校操场不乏体育锻炼者、广场舞练习者、民间艺人演奏者等文艺爱好者,广场文化活动在全镇范围蓬勃发展。为延续活跃的文化习惯,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高桥镇积极组建广场文化活动队,每村选拔一名广场舞指导员,县文化馆的舞蹈老师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今年已开展广场舞辅导培训4期,舞蹈队表演水平逐步得到了质的提升。近年来全镇性的广场舞大赛每年2场以上,高桥集市大舞台的沂水北部秧歌节、春季文艺汇演等大型文艺汇演达20余场,县级公益演出送基层7场以上,每年两轮文艺巡演进66村演出。今年前三季度,电影放映下乡达15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实现了全镇66个自然村全覆盖。同时,大力扶持农民搞好自办文化活动,发挥农村文艺骨干的带动作用,支持群众自编自导、自娱自乐、自主参与举办村落文化、节会文化等经常性的文化活动。
在“硬”字上着手笔,“阵地”建设步步提升。为保障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高桥镇高度重视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配齐配强相关硬件设施,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全镇20个社区66个自然村共建有文化广场75处、安装健身器材56处,建设农家书屋34处,累计藏书50000余册,建设村情民俗展馆1处,高桥手绣非遗展馆1处,均免费对群众开放。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投资20余万元在镇驻地集市建设乡村大舞台1处,完善了配电室、公共厕所、储物间等配套设施,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细致地美化绿化亮化,能够同时容纳千余人观演,建成以来承办县级、镇级各类文化活动50余场。
在“载体”上做文章,大力营造浓厚文化氛围。高桥镇充分发掘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广泛组织开展具有群众基础和地方民间特色的文化活动,以社区为单位共组建26支文艺宣传队,广泛深入地开展科技、法律、卫生、文艺、电影进村活动,把美德故事、好人好事等先进事迹编成小品剧目进行演出,让群众亲身感受正能量和孝行善举的好结果,让爱国爱家、文明礼尚、勤劳致富的理念以贴近实际、喜闻乐见的方式风行乡里,广为传播。另外,通过文化长廊进村、进学校以及张贴标语、悬挂横幅、新闻宣传等多种形式,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新风,扬正气;开通了“锦绣高桥”公众号,不断加大对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等重点民生工作的宣传力度,加深对民生工程的了解和支持,使民生政策深入人心;拍摄了《大美高桥》以及《沂水名片—高桥手绣》等宣传片。
在“实惠”上绘蓝图,非遗传承助力扶贫攻坚。高桥手绣,起源于沂水县高桥镇沭水南岭村,距今已有270余年的历史,它将刺绣的平面装饰性与雕塑的三维立体感完美结合在一起,以绣工精妙、针法活泼和形象丰富而著称,被省文化厅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桥镇依托镇驻地企业新大洲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积极推进量化生产,传承非遗瑰宝,投资建设了105平米的“手绣”生产车间和手绣文化展馆、旅游产品示范基地一处,共培训农村贫困及无业人员60余人,特别是残疾人培训,工人月均工资达1800元。主动整合民间资源,加大手绣产品的研发开发力度,使手绣产品从单一绣品发展到布老虎、虎头鞋、荷包、中国结等11个大类、180多个品种,年产量100多万件,产品销往国内各大城市以及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年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为镇域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新空间。
- 暂停中高风险地区跨省团队游,山东省文旅厅联动管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 2021第五届中酒展将延期举办
- 济南跑马岭野奢营地将于近日正式营业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 山东文旅厅下发通知:禁止组团赴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 快行动,严排查!魏家庄街道防疫工作再发力
- ODD陈思键2021全国巡演济南站顺利结束
-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济南联通风雨兼程驰援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