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省级节气类非遗项目分别达50多项和60多项

2021-12-24 14:50:00 来源:中国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如今,节气活动丰富多彩,有力助推代际传承。各代表性社区精心筹办,持续开展异彩纷呈的节气民俗活动,鲜活生动地传承传播二十四节气文化。”在近日举行的2021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上,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长、二十四节气申报人类非遗项目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隋斌介绍,今年“半山立夏习俗”“送大暑船”“梅源芒种开犁节”和“内乡打春牛习俗”等四个项目被列入二十四节气国家级非遗扩展名录;到目前为止,国家级节气类非遗项目达50多项,省级达60多项。

国家级、省级节气类非遗项目分别达50多项和60多项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既是中国人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知识体系,也是安排农事、顺天应时的生活实践,还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中国民俗学会、各代表性社区积极参与,开展多项保护传承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传播的良好氛围,保护实践不断丰富,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会上,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侯曜禹发布2021至2022年度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开放课题立项名单,强调加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究,传承弘扬好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表示,五年以来,中国农业博物馆会同中国民俗学会以及各地的相关社区,联合保护传承联盟成员,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基础,在促进代际传承、推动学术研究、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保护传承工作,有力提升了二十四节气传承活力与影响力。

  年会期间,隋斌总结了二十四节气列为人类非遗五年来主要工作成效,展望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在加强田野调查与数据库建设方面,隋斌表示,五年来,文博机构、代表性社区、专家学者等都广泛参与到二十四节气当代存续状况的田野调查中,并以多种形式全面记录与建档,还形成一批面向社会的可视化成果,进一步推动了节气文化的当代传承。

  隋斌提到,中国农业博物馆陆续开展相关社区活动的调研和数字化采集工作,初步建立二十四节气资料数据库;中国民俗学会在全国20多个地方进行清明节保护传承工作专项调查,形成80多万字的清明节志书;各地社区对本地节气活动情况开展系统普查,有的还借助高校力量,对节气文化进行深入挖掘,通过文字、录音和影像等形式进行全面记录,建立健全数据库,还公开发行了一系列图书和纪录片等。

  在学术交流方面,据初步统计,2017年以来各地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和论坛等50余次,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研究热情,推动了研究水平的提升。

  针对今后五年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规划,隋斌表示,将加强二十四节气弘扬发展的工作体系、保护体系、传承体系、传播体系、应用体系和研究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比如,形成二十四节气记录成果索引或目录汇编,实现对二十四节气活态传承状况的全面建档记录,形成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数据库和开放共享平台;积极推动代表性社区持续开展好活态传承,创建一批传承示范基地,建设好传承人队伍,构建多方主体积极参与的保护传承体系等。

  当天,“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非遗沉浸式数字艺术展”同步开展。展览通过对“二十四节气”及其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文化梳理与艺术表达,以艺术展示、互动体验等为表现手段,搭建起一座“文化+科技”、“传统+现代”、“内容+形式”、“线上+线下”的沟通桥梁,赋予传统节气文化新的内涵、形式和意义。

责任编辑:刘斌
分享到:

莱芜锡雕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莱芜锡雕作品“一鼓作气”荣获铜奖,也让大众眼光再次聚焦这项技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