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蛰迎仲春 春色正中分

    仲春雷雨振,蛰惊草木舒。即将迎来的第一声雷鸣,似乎在提醒人们仲春已来。春雷乍动,惊醒了冬眠的动物和蛰伏的昆虫,此时万物苏醒过来,天地之间暖意渐升,春意渐浓。 [详细]

  • 在城市更新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一位城市学家曾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牌坊、院落、街道、老民居等文化遗产构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活着的传统,更是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以首都北京为例,全市现有7项世界文化遗产、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43片历史文化街区、500余处历史建筑(群)、200余项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北京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北京才有了自己独特的古都气质。保护、传承、利用好文化遗产,有利于激活城市活力、塑造城市品牌、增加城市魅力。 [详细]

  • 山东商河:​鼓子秧歌带火文化旅游市场

    初春时节,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大大小小的广场上,来跳鼓子秧歌的民众络绎不绝。当地人李荣花告诉记者,以前老百姓是哪里有空地就聚在哪里跳,现在不一样了,县里整修了很多文化广场,地面平整,还配套有健身器材、篮球场或者图书室,大家聚在一块跳秧歌,心里很舒坦。一些外地来的游客,还专门来商河看秧歌。 [详细]

  • 中国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期待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这不仅表明乡村旅游在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位置,而且再次加深了人们对乡村旅游如何更新升级的思考。 [详细]

  • 惊蛰,春天的号令

    作家苇岸说:“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当第一声响彻长空的惊雷乍起,沉睡一冬的春天醒了。从此,它将以王者的姿态,号令自然界那些“欣欣然张开了眼”的“臣民”。 [详细]

  • 当美食遇到冬奥 文化记忆里的精彩“食”刻

    当参与北京冬奥会的每个人回味2022这个浪漫冬日,准会想起这场冰雪盛会上的精彩“食”刻。作为重大活动保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餐饮服务贯穿北京冬奥会始末,覆盖几乎全部参与人群,提供数百万份安全、营养的中外餐食。 [详细]

  • 山东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长廊

    山东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长廊,优化文化旅游布局。 [详细]

  • 折耳根叶、蚕豆、马兰头.......叮咚买菜推出特色春菜及系列预制菜

    近日,春光日渐明媚。吃上一口清新鲜美的春菜,成了不少人丰盛年饭后的共同期待。叮咚买菜近期已上线“尝春鲜正当时”的春菜专场,不仅有香椿、雷笋等尝鲜春菜,还推出了将以春菜为主题的时令预制菜,让消费者今年的尝春季有了更丰富选择。 [详细]

  • 文旅观察|全省新发现文物点217处,山东将设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日前举行的2021年度山东省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可谓成果丰硕,36个考古项目时代涵盖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呈现出分布地域广、时代跨度大、遗存类型丰富、重要成果突出的特点,既有“考古中国”等主动性考古项目的重要发现,也有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工作的精彩亮点。新的一年,山东将在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力求全新突破,进一步擦亮“海岱考古”品牌。 [详细]

  • 青岛藏马镇:农旅文旅深度融合 解锁共富“密码”

    一个漂亮的旋转过后,身形矫健的滑雪爱好者从赛道疾驰而下,顿时雪花四溅……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融创藏马山滑雪场举办的滑雪精英挑战赛吸引了许多滑雪爱好者。进入冬季以来,藏马山滑雪场人气高涨,游客的欢声笑语让这里更加热闹。 [详细]

  • 用鲜活影像展现魅力乡村

    短视频用当代视听语言展现这丰富的真实,激活了生活细节中的乡愁,使这些潜藏在人们文化记忆中的乡村文化符号重回大众视野,焕发时代光彩。 [详细]

  • 三部门:利用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进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利用学生课后服务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面向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广大青少年艰苦奋斗、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详细]

  • 乡村民宿"真香" 支持政策相继出台,企业入局

    疫情发生后,随着出境游需求转向国内游,跨省游转向周边游,消费者对民宿需求增大,对民宿安全和品质更为重视,乡村民宿占比快速增加。与此同时,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行业标准,加大对民宿发展支持力度。市场火热、政策支持推动了相关企业纷纷入局。 [详细]

  • 商河县创新“新媒体+电商+直播”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商河县抢抓电商直播红利,大力发展电商直播经济,创新电商发展模式,将电子商务与农产品上行、产业转型、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紧密结合,成功探索出一条“新媒体+电商+直播”的逆袭路和电商精准带动原贫困户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推动了扶贫成果巩固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落实。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快速度发展的重要抓手。 [详细]

  • “民宿+”激活细分市场 旅游企业开始竞相布局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城市周边热闹起来,一间间乡村民宿装满了欢声笑语。 [详细]

  • 中国出台乡村民宿发展政策 制订三年行动计划

    疫情发生后,随着出境游需求转向国内游,跨省游转向周边游,消费者对民宿需求增大,对民宿安全和品质更为重视,乡村民宿占比快速增加。与此同时,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行业标准,加大对民宿发展支持力度。市场火热、政策支持推动了相关企业纷纷入局。 [详细]

  • 品读古人的诗词炼字艺术

    古人写诗词,十分讲究炼字,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所谓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达情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物或事物。如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荀鹤的“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曹雪芹写红楼梦后曰:“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都是关于语句字词的揣摩和斟酌,这也是古典文学创作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即后人所说的——炼字。 [详细]

  •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里的“时间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变身“倒计时器”,从“雨水”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每个节气都配以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将中华文化的传统智慧和浪漫美学传达给全世界。这些古诗词出自何处?你读懂了其蕴含的“时间美”吗? [详细]

  • 四季轮转 标注岁月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观天察地、认知自然所创造的时间知识体系,也是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的基本遵循,更是中国社会顺天应时、指导实践的生活制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2022年2月4日,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大屏幕上逐个闪现二十四节气,从“雨水”开始,最终行至“立春”。通过二十四节气把倒计时与古诗词以及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影像融为一体,将中国气韵传递给全世界。 [详细]

  • 春雨潇潇润万物

    刚在立春那天看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又要到了。古书上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可见“雨水”的含义就是天气转暖,降雪改为降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名称不少,比如谷雨、小雪、大雪,但它们都不如雨水有那种空蒙的诗情画意。 [详细]

莱芜锡雕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莱芜锡雕作品“一鼓作气”荣获铜奖,也让大众眼光再次聚焦这项技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