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五大举措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鲁网9月25日讯 9月23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树娥出席发布会,并就山东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树娥
发展全域旅游,是推动旅游业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部署。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正式启动了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工作,共计96家进入申请认定的创建单位候选名单,经过验收认定,文化和旅游部最终公示了71家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我省潍坊青州市、青岛崂山区、济宁曲阜市三地成功入选,是创建成功数量最多的省市之一。
创新体制机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发展,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全面推进,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全域旅游工作推进总召集人,营造了政府主导、全民发动的良好格局。济南等市出台了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日照、临沂等市确立了“旅游富市”“旅游立市”战略。青岛市崂山区成立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区委书记担任党工委书记,在全国树立了典型。全省有60多个县(市、区)召开全域旅游动员大会。
强化规划引领
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委托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编制了《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印发实施《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山东省精品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等,各市、县也积极编制出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全省上下一盘棋,目标明确、科学有序、路径明晰。
大力推进景区质量提升
当前,省内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1家,4A级旅游景区222家,数量在全国居于前列。为做强A级旅游景区品牌,启动景区体检式检查和暗访工作,全面提升了景区质量,为全域旅游提供了强力支撑。
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
深入推进“旅游+”和“+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旅游新业态。据统计,全省已建成休闲垂钓基地113家,研学旅行基地156家,温泉滑雪基地137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51家,节会旅游项目49个,旅游演艺项目66个,自驾车房车营地73家,养生养老项目92个,邮轮游艇项目38个,低空飞行项目26个,数量和质量均走在全国前列。
聚力推进乡村旅游
省政府印发《山东省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编制了《山东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为全省137个县(市、区)编制了县域乡村旅游规划。截至目前,全省规模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已达3500多个,乡村旅游经营业户8.4万户,吸纳安置就业54万余人,61个村被原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今年又有10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同时,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还深入开展了宣传推介,不断提升“好客山东”品牌形象;完善公共服务,改造建设了5000个旅游厕所,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试点省份之一,联合高德地图建设了“山东省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务系统”。印发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评定办法,将在11月中旬以前验收认定一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创建更多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快推动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创建。
- 暂停中高风险地区跨省团队游,山东省文旅厅联动管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 2021第五届中酒展将延期举办
- 济南跑马岭野奢营地将于近日正式营业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 山东文旅厅下发通知:禁止组团赴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 快行动,严排查!魏家庄街道防疫工作再发力
- ODD陈思键2021全国巡演济南站顺利结束
-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济南联通风雨兼程驰援郑州